人活一世,短短幾十載。
做人,要懂得感恩,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也沒有什麼人就是理應為我們付出的,即便是我們最親近的人。
心懷感恩,則處處皆是美好。
76歲的胡杏珍,是安徽省安慶人。在農村生活的她,家庭十分貧寒,27年前,她撿回一名被丟下6次的女孩,靠拾回收將女兒養大,如今女兒長大成人為老人蓋起來別墅,沒有生育過孩子的她,真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
1992年的一天,一名出生不到40天的女孩輾轉6次被丟下,最後被送到她家附近時,她立即前去查看,發現這個女孩非常瘦弱,哭泣不止無人問津,她擔心孩子挨餓受凍,連忙把孩子抱回家悉心照料,把她當成自己的親生女兒。
那時候生活很貧困,沒有奶給女兒喝,胡杏珍就將自己吃的米省下來,熬制米漿代替,隨著養女漸漸長大,胡杏珍便製作米糊、高粱糊給女兒喝,而胡杏珍自己卻是趁著女兒熟睡的時候,到外面挖些野菜回來吃...胡杏珍對待女孩像對待親生女兒一樣,平時省吃儉用,撫養女兒長大成人。
在養女4歲大的時候,不幸落到了她的身上,丈夫在一次事故中掉下樓,臥床18個月後去世了。失去家庭支柱的母女,生活更加困難,所有的重擔落到了胡杏珍的頭上,有人勸胡杏珍把孩子送走,但胡杏珍堅持不同意,決心一定要把女兒養大!她獨自帶女兒長大,為了養家餬口,胡杏珍每天拿著塑膠袋走村串戶四處撿回收,20多年過去了,女兒很懂事乖巧,如今已結婚生子,女兒王冬紅把母親接到縣城居住,她總是不習慣。就回老家居住了。
回憶起小時候的事情,女兒王冬紅仍是記憶猶新,在她上小學時,養母每天撿回收,給她湊學費,如今,她每兩三天,都會回去看望母親一次,面對養母王冬紅有著說不完的感激,王冬紅說, 「她養我小。我養她老」。
如今,女兒為老人蓋起來別墅。胡杏珍老人20多年的養育之恩沒有白付出,女兒懂事爭氣,知道母親養她不容易,長大後懂得知恩圖報,暖心的反哺與感恩。吃了大半輩子苦的老人,如今能過上好日子,希望她能好好安度自己的晚年,祝福老人健康長壽。
正如世紀老人巴金所說:「我是春蠶吃的桑葉就要吐絲。」
至親之情不應該只看著彼此漸行漸遠的背影,而應該是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就像所有的父母都不願意缺席孩子的成長一樣,我們也不應該缺席父母老去的過程。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後悔莫及,把握現在,好好陪陪父母,不要讓陪伴成為無法彌補的痛。
要知道,家,才是我們每個人起點與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