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要說娛樂圈最近憑借全新妝容翻身的女演員,那就不得不提到在《司藤》中大膽舍棄了原本呆板的粗平眉,轉而選擇了小眾細眉的景甜:
趙露思也不錯,她在《長歌行》里一改從前黏成一坨的韓式平眉,突然變身成了言情小說中遠看留著一對彎彎清淺眉的糯米糍小公主:
甚至還有網友推文表示希望她們兩個各自半永久這兩部戲的造型:
不得不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同時這也告訴我們,演員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妝容真的太重要了。
畢竟生在如今這個看臉的流水線制片時代,對于演員來說,能夠擁有一個極具辨識度的銀幕角色實屬不易。特別是現在的古偶,爆一部可能就瞬間躋身頂流了。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妝容才最有機會在一眾古裝劇中殺出重圍呢?
首先眾所周知,相比于歐洲人的凌厲線條,中式面孔大多更偏向于文雅內秀的端莊美,加上古裝向來追求「柔」和「嬌」,所以 在人物塑造方面,中式妝容向來有著自己獨特的基本要素,其中像「眉毛要順著眉骨淡而細地描繪」以及「眼妝的作用在于提神而非極致放大」都是常用的設計理念。
舉個最糾結的例子,從前的瓊瑤團隊在女演員審美這塊絕對算是業內的領頭羊,但如今回過頭再看就可以發現那些日常糊在一起的眼妝真是全靠臉在撐,怪不得有大半瓊瑤女郎的顏值巔峰都在同期的其他作品當中。
尤其是 黃奕,《還珠格格3》的粗糙服化可以說是一下子就暴露了她「下顎寬厚」和「顴骨突出」的外貌劣勢。再加上那糟心的人設,草莓瞬間就理解為什麼當初聶遠不贊成她接這部戲了。
反觀兩人一起拍的 《上錯花轎嫁對郎》,造型師楊樹云充分考慮到了角色設定和黃奕本人的五官特點,先是為她選定了更能突出活潑性格的黃色系眼妝,又在原本眉形的基礎上稍作吊梢,瞬間就賦予了人物一種 明媚嬌俏的靈氣。
另外關于上面提到的骨相問題,楊樹云則使用了 「全啞光底妝加修容制造面部飽滿感」的組合手法。包括她的髮型亦是想到了 「增加假發包做到頭包臉顯臉小」和 「挑出劉海修飾額頭比例」的雙重保險策略,力求在保證劇情需求的同時,盡量掩蓋黃奕本身外貌帶來的不和諧因素。
不信你看,同樣是莽撞人設,《上錯》中的李玉湖哪還有小燕子那般一看就潦草敷衍的勁頭?
小李琳扮演的 杜冰雁也是一樣,出嫁前的鏡頭雖短,但那一對形似林妹妹的 似蹙非蹙罥煙眉真是登時就道盡了她的 無奈委屈 。
最絕的是稍后等她換上婚服,原本小家碧玉的少女妝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更為 大氣舒展的柳葉眉和上揚型眼妝,美艷動人的同時又對比強烈。
陳敏正在 《甄嬛傳》中使用的 「清透底妝加低調淡眉和單色眼妝」的精簡高端風也很不錯。
尤其是對于淳兒和瑛貴人這樣的年輕妃子來說,軟糯靈動之余,眼尾又透著幾分女兒家的媚,難怪這兩個角色直接成了她們各自演藝生涯中難以逾越的顏值巔峰。
《蒼穹之昴》也是陳敏正和陳同勛做的,只是由于劇中主角團平均年齡偏小,所以 整體風格更活潑,啞光感更弱。
與此同時,基于故事內容的南轅北轍,《蒼穹之昴》明顯也更注重保留眉毛自然毛流感帶來的凌厲氣勢,像劇中青年慈禧的細眉就很典型。
張檬飾演的珍妃亦然。
區別是考慮到兩個角色在設定上的不同,所以珍妃的眼影并未像慈禧一樣使用嫵媚的上揚型畫法,而是選擇了更能凸顯她清純特質的大面積平掃至太陽穴的漸變設計。
兩相比較,人物形象瞬間立住了。
說完基本要素,接下來就是更重要的 辨識度了。
辨識度,顧名思義就是這個演員能不能讓觀眾第一眼就認出來ta是誰,這個問題在多年前流行的單元劇里格外突出。
就比如說美女如云的 《康熙微服私訪記》系列吧,同樣是常用的官家小姐設定,考慮到 蔣勤勤扮演的朱云巧并不似其他角色一般蠻橫無理,反而因著學識淵博格外的 清雅脫俗,所以在為她上妝時,造型師專門選擇了與她杏眼更為相配的柔美秋波眉:
而且和現在一些明明演員已經夠美了還非要格外突出某個五官的塑料妝容不同,《康熙》的造型師清醒地知道蔣勤勤本身就已經是顏值天花板了, 保留她本身的特色才是這個妝容成功的關鍵因素。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朱云巧不管是妝容還是發飾都統一趨向為素凈的文雅打扮,通身造型只有一抹絳朱唇明艷亮眼,充分詮釋了古文中「只見唇紅齒白,桃花臉,綠鬢朱顏柳葉眉」的美人風韻。
趙薇的情況和蔣勤勤有點像,長相都極具個人風格,濃妝艷抹反而會污了脂粉顏色。
最重要的是,岳清兒雖然和小燕子一樣正義感十足,但她本質還是一個識大體的閨秀,如果像《還珠》那樣敷衍地給趙薇化個大粗眉和紅嘴唇,不僅串戲,還不符合本劇的設定。
于是造型師一方面為趙薇選擇了更為柔和的細挑眉和暗調口紅,另一方面又利用假發包解決了趙薇「五官大導致視覺上顯頭大」的比例問題,再配上那幾處精致的小珍珠飾品,真真是明眸皓齒。
朱媛媛正好與趙薇相反,她是典型的 小五官美人,一雙擒淚含情目似有說不完的愁緒。
為了配合這種特質,朱媛媛在劇中所有的裝扮都透著那麼一股惹人憐愛的柔弱氣質。
尤其是她的眼妝,多次疊加大地色陰影,全包眼線提升視覺焦點,暈染眼尾增加深邃感......堪稱教科書級別的提亮操作。
除此之外,那幾年亦有許多像 《無敵縣令》這樣主講江湖故事的單元劇集。
相比于《康熙》的濃郁古典風,此類作品明顯更注重妝面的 簡潔大氣, 多數時間造型師只會通過改變眉形和口紅來對角色進行調整。
如此設計,一是更加符合劇集和人物的內核,二是這種電視劇大多選用的都是纖瘦的小白花演員,若是造型師在上妝時過分干預,反而會事倍功半。
當然,「不過多干預」不等于完全不變。
就比如說劇中由 徐露飾演的柔弱大小姐玉鳳吧,自小心臟有疾的她仿若病西施在世,自帶一種翩然欲折的美。
然而待她重遇心上之人,新月眉、朱紅唇、眼尾濃,再配一雙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纖纖玉手,端莊秀雅,婉轉多情,瞬間就像變了個人。
林靜飾演的梅妃更絕,考慮到她本身單薄的面部曲線可能會引起觀眾吐槽「刻薄」的隱患,化妝師先是為她選擇了比起單純柳葉眉更有氣勢的尾部上揚眉形,又在她深眼窩的基礎上加入了與顴骨修容同色系的粉色眼影進行風情修飾。
一通操作過后,苦相不見了,令人憐惜的女人味多了。
特別是后來她偷偷潛入前男友家中時的道姑打扮,真應了那句「美如凌霜幽梅」,完全演繹出了蘭心那種清冷孤傲又隱約含情的神態。
對比《倚天屠龍記》里那個討人嫌的丁敏君,這技術說是「換頭」也不為過。
說到「換頭」,那就不得不提 95版《武則天》了。同時,這也是草莓要和大家分享的第三個要點—— 拍戲本質是在為角色服務。
要知道,當初決定拍攝《武則天》時 劉曉慶已經40歲了,從十幾歲的妙齡少女演到幾十歲的暮年女皇,這工作量和挑戰難度任誰看都是王者級別的。
于是為了達到最佳的呈現效果,劇組的造型師和燈光師們可沒少花心思。尤其十幾歲這個階段,毛戈平先是利用短粗平眉降低了劉曉慶本身容貌帶來的攻擊性,再通過疊加多層眼影和內眼線改變了她強勢的吊梢眼型,包括腮紅也是采用了打在面中制造無辜少女感的手法來配合圓嘟嘟的唇妝。
修容更不用說了,高光改善面部凹陷問題和加深修容色號塑造嬌憨氣質的組合簡直就是造型屆的神來之筆。
不僅如此,后面武媚娘逐漸掌權的妝容變化也十分明顯。
從剛剛榮耀加身的美艷自得:
到已然站在權力巔峰的盛氣凌人:
再到垂垂老矣時的深不可測:
可以說,《武則天》的成功,至少有一半在于這部戲優秀的妝造團隊。
反推《上陽賦》,你見過誰家十幾歲的小姑娘又是眉毛斷尾,又是面部凹陷的?
好奇造型師看到網友隨手給女主角改的妝不會臉紅嗎?
事實證明,娛樂圈不是美人少了,而是懶得制造美人的「閑人」多了。
畢竟現在的世道,隨便吹個「上億投資」,再塞兩個流量演員弄幾十集半永久造型就能賺得盆滿缽滿,哪還有那麼多制作方愿意去攢《武則天》這樣,集齊了愿意每天早起上工做造型的演員、時刻配合盯場調整妝容的造型師、不厭其煩換角度尋求最好效果的燈光師和愿意費力調度現場的導演的頂級團隊呢?
但換個角度想,若是人人都這麼圖省事,那以后古裝劇還叫古裝劇嗎?
反正我真是看夠某些電視劇里的半永久造型了,什麼時候才能等到我們古色古香的中式妝容重出江湖啊?
你怎麼看待這幾年古偶酷愛半永久妝容的現象?文中最令你驚艷的中式妝容是哪一個?除此之外,還有什麼令你難忘的古裝造型嗎?快在評論區告訴大家。
【原創文章,請勿洗稿、抄襲,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