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歸途》5點隱喻,你真的看懂了嗎?張譯王俊凱的交接與碰撞——引言。
【本文主筆:阿菜】
9月30日,國慶檔電影提前來襲,幾部備受矚目的電影如期上映,《長空之王》因技術問題提前撤檔,《平凡英雄》低調首映,第一波口碑基本好評,不少人期待其后續發力。
而自點映起,就惹得眾業內好評不斷的《萬里歸途》也勢如破竹,上映2天不到,就已經破2億。不少網友看完之后,連連震撼,表示這部電影絕對值得二刷三刷。
而我也在國慶當天走入了電影院,從頭到尾看完了這部撤僑題材的《萬里歸途》,包括王菲的片尾曲。看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關于劇情不便透露太多,那就說說其中被很多人忽略的幾點細節。
分析完這幾點細節,大家就明白,為什麼一部電影的好壞,一定要自己去評判,自己去感受,而不是人云亦云。
張譯的演技將人性的弱點、優點都放大了極致,而殷桃也有自己獨樹一幟的演繹手法,看完后這也不難理解,當年一部《雞毛飛上天》直接讓兩位「飛升」視帝、視后,拿獎到手軟。
而王俊凱的演技雖還有些許青澀,但還沒有一些網友說的拉胯的程度,其中幾個細節的處理,可以說讓王俊凱真正意義上觸摸到了表演的邊角,這對他今后的路是一大「質的跨越」。
接下來,我就來細細地說下影片中被網友忽略的五點細節。
一、成朗(王俊凱 飾)被宗大偉(張譯飾)要求假裝成領導去跟邊境官談判
作為連努米亞語言都不會的「職場菜鳥」,基本的培訓都沒做,本以為連機場都不用出,只是來接人就可以回國的外交新人。卻因為屢屢不得已的情況,被逼著往前走。
當宗大偉(張譯 飾演)要求成朗(王俊凱 飾演)假裝成領導去跟邊境官談判的時候,成朗對自己的認知是「我才25歲,太年輕,怕露餡」。
但他真的去做了這件事之后,也還是盡量穩重細心地完成宗大偉的任務,甚至在邊境官拒絕給沒有護照的中國人通關時,成朗還義正嚴辭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說明他本身也是一個非常有主見、有擔當的人,為接下來宗大偉將100多條人命交給他帶到目的地,做出了鋪墊。
從這個細節我們可以看出,成朗雖然年輕,但是宗大偉幾番接觸下來,對他還是十分的信任,也隱喻了外交官這個職位,除了經驗老道的不怕死的老人們,還有即將上崗的新鮮血液替代他們,他們同樣有責任心有擔當甚至更有膽識熱血。
而「宗大偉們」終究要退后,這些年輕人終究有一天會成新的「領導」,這個「領導」意味著接棒責任。
二、白婳知道丈夫去世后的冷靜,一滴淚未流,到在飛機上卻流淚了
白婳(殷桃 飾演)未出場之前,這個人物一直是從章寧的描述中得以呈現,只言片語大概了解到,這個女人為了支持章寧的事業,跟他遠赴戰火紛飛的外國,原本小情小愛的情感,立刻有了質的升華,這個人物隱隱有種韌性在里面。
之后,宗大偉再見到白婳,先見到的是她的女兒,一個完全的努米亞人,觀眾們立馬就能猜到,這個孩子是她收養的。白婳這個人物一句話都未開口,卻已經讓觀眾對她的人物形象,有了2次遞增的好感加持。
隨后,宗大偉在告訴了她章寧去世的消息時,她沒有崩潰大哭,也沒有不可置信,沉默晃神的表情,說明她內心在做著極其復雜的掙扎。
還沒來得及做任何的表達,就立馬調整好狀態投入工作安排中,只想配合宗大偉的撤僑計劃。
白婳在整個片子中表現得沒那麼強硬,看起來甚至有些柔弱,但她骨子里透露出的堅強、韌勁,卻又有著說不出來的可靠,全程沒有哭過一次的她,可以說是完全緊繃的,她就像提著一口氣,這口氣不能松懈,一松懈就會垮,她的大局觀讓觀眾們第三次對她產生了更深的好感,人物更豐滿了。
所以,之后在回國的飛機上,她哭了,釋放了自己的情緒,這一刻,她才真正作為章寧的愛人,為章寧的死傷心而哭,將自己的委屈、脆弱完全釋放出來。
三、成朗被迫接受任務時的錯愕
當成朗與宗大偉產生分歧的時候,成朗一直強烈堅持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夠把真實的情況告訴大家,認為不要給所有人過多的希望,因為他擔憂的問題,到目的地后可能沒有救援遇到戰火種種最糟的情況,完全有可能發生。
從這里看出,成朗所堅持想法也是出于責任,他想求穩,也想把大家平安帶回去,所以,他個人的素養體現也為接下來宗大偉把100多人交給他安全地帶去目的地,做了鋪墊。
當宗大偉(張譯 飾演)向大伙說明,由成朗帶隊帶他們去目的地時,成朗(王俊凱 飾演)一臉的錯愕,這個錯愕里有迷茫,有驚慌,有不可置信。因為只有他們倆知道,成朗不是什麼領導,只是個菜鳥,他什麼經驗都沒有。
而上一秒還在爭吵要不要告訴大家真相,下一秒,卻要把100多條命交給他手上,以及要不要告訴大伙真相,全憑他自己評判,沒有人再去跟他爭論這個問題了。
而宗大偉僅僅三個人出發去找另外幾個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分開走,危險系數就會提高,他們能不能活著回來也就成了未知數。
從這里可以看出,宗大偉把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就這樣輕而易舉地交到成朗手上了,甚至都沒有給他反應時間,也沒有讓他做好準備,只是告訴你——你該上戰場了,就直接上吧,沒有人會等你準備好。
這也體現了宗大偉對成朗的絕對信任。
而成朗的錯愕里,還有對自己的不確定,他無法判斷自己能不能接下這個沉重的擔子——100多條人命,如何安全地帶他們達到目的地,是他要考慮的問題。
所以,最終,他還是選擇了隱瞞目的地真實的情況,做著宗大偉曾經做過的事,一步一步地帶著大伙朝目的地出發。
四、全程「面具戴久了,真成你臉了」3次出現的意義
「面具戴久了,真成你臉了」,第一次出現是宗大偉說章寧的時候,宗大偉嘴上說著章寧是為了晉升高位,才這麼拼命地往前線擠,而自己因為老婆(萬茜 飾演)要生了,留著命回去團聚沒什麼錯。
其實,宗大偉跟章寧是這麼多年好朋友,他非常清楚章寧是什麼樣的人,去前線基本都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用這句話去膈應章寧,其實是在掩飾自己想要早點回國不去前線人性灰暗的一面,也是強調告訴自己,自己提前回國的選擇,并沒有錯。
當然,章寧也順著他的話說自己就是為了高位才會這麼拼命,也意指章寧用看似貪戀高官厚祿的外在形象,掩藏自己無私奉獻的一面。所以,這句話去形容章寧,也有褒義的一面。
這句話第二次出現,是成朗說宗大偉的時候,成朗是一直跟著宗大偉的人,對他既崇拜又熟悉,所以,當他用他說過的話來形容宗大偉的時候,更多的是一種氣憤與不理解。
宗大偉只想以最安穩的方式,帶領大部隊前進,以他的大局觀認為大伙知道真相未必是好事,反而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而成朗卻認為,大家有知情權,如果到了目的地卻沒有救援或者卷入戰場,那最差的情況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謊言是他最不能接受的事。所以,他說這句話的時候,也有點帶入自己小時候的事(彩蛋是吳京飾演王俊凱的爸爸),有種情緒上的帶入,純屬撒氣的成分居多。
而這句話第三次出現,是宗大偉對叛軍頭領說的,更多的是對他的不屑,認為他用沒有子彈的槍來與他PK,只是一種贏得屬下個人崇拜的虛偽和謊言。
這樣的面具,與在這樣面具下帶領的國家都不會好,他們也會一輩子用面具去生活。
到第三次,這句話才真正用到了對的人的身上。
五、成朗將100多名中國人成功帶到目的地時,看到救援人員和救援物資時的表情
成朗將100多名中國人,一個不少地帶到目的地時,看到早早就已經到的救援大巴,還有大量的救援物資。成朗沒有看到希望的興奮,也沒有因為一路崩潰疲憊到哭泣。那一刻,他內心的感受更多的是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做到了,以及祖國給得滿滿的安全感。
他本以為等到了目的地,等待他的會是失望以及最糟的情況,可能,他在心中已經預演好了如何跟大伙怎麼說。直到后來,自己一個人偷偷躲起來,才放下了心里緊繃的弦,哭了出來。他感恩自己沒有講出來當時的情況,沒有讓所有人跟他一起擔心。
以上5點細節,將電影《萬里歸途》人物的內心都刻畫得非常細膩。不同于《戰狼2》中的武將pk,這部影片的外交人員和眾多普通人,沒有一個會打的,但是就這樣,文將們還是用他們自己的力量,將撤僑工作做到了完善。
沒有三頭六臂,沒有刀槍不入,但刻在中國人骨子里的信念,比任何都珍貴。
就像片尾曲《歸途有風》唱的,「不問得失,無悔對錯,讓月光帶我回家,牽著我的手,讓來路帶我回來吧,歸途上,總有風……」
嘿,還沒回家的人,聽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