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嬪並不是我們所知道的維吾爾族的「聖女」,儘管她貌美動人,頗有異域女子的風情,但是可以說劇中的每一個女性角色都不是表面上體現得這麼簡單。她心機頗深,名為「聖女」,實為「暗娼」。
她身世淒苦,並不是維吾爾族高高在上的聖女這麼簡單。她本來是有一個完整的家庭,儘管家境並不富裕,但她的孩子懂事,夫妻間琴瑟和鳴,互相愛戴,過著樸實卻平安的生活。但是,偶然的一次被維吾爾族的族長看上,被送進了宮當皇帝的妃子。
她就像一個商品一樣被交易,到頭來,不過是男人間的一個附屬品罷了。在古代,邊疆民族為了溝通和漢族的關係,通過進貢與和親密切彼此的關係,而順嬪不過就是政治交易下的一個犧牲品,成全了少數民族與漢族的政治關係,卻失去了自己真正的人生。
她自己也說,漂亮未必是女人的福分,她的孩子沒有父親,甚至父親還不止一個。也因為她淒苦的命運,所以她對女性的看法也十分扭曲。
名為復仇,實為嫉妒
順嬪口口聲聲說是要為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孩子報仇,或許一開始她的初衷是對的。因為當她看到自己的丈夫和孩子都被殺時,她想要隨他們而去,不願獨活。可就在此時,傅恒救下了她,並希望她好好活下去。她痛恨傅恒,儘管傅恒救她是出于好意,但在順嬪眼裡,從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被殺的那一刻,她就不相信有人真正對她好了。
她充滿了仇恨。入宮後,她看到魏瓔珞享有皇帝和傅恒的愛,她開始嫉妒了。其實,順嬪根本不是因為傅恒救下了自己而想要復仇,而是因為看到傅恒對魏瓔珞這麼好,是一種不求回報、清澈純粹的愛,心中只有魏瓔珞一個人,而自己卻作為政治交易品被迫要和一個自己不愛的男人在一起,她的嫉妒心爆發了。
沒想到的是,順嬪如此美麗的皮囊之下,卻有著如此醜陋的內心,實在令人難以想象。所以,名為報仇,實為嫉妒。
而順嬪早已失貞生子,她卻還能夠獲得皇帝的恩寵,寵冠六宮,很大一個原因是皇帝並不清楚她的來歷。順嬪本名和卓沉璧,她獨有的似異域女子的外貌讓宮中人包括皇帝都以為她是異族女子,實則不然。
沉璧並不是異族女子,只是當時異族的族長看到了沉璧的美貌,便將沉璧的家庭拆散,強迫她作為異族的女子進宮服侍皇上。也就是說,皇帝以為沉璧是異族女子,他並不知道她的真實身份。
可是一貫聰明的乾隆怎麼會輕易被欺騙呢?一方面是因為沉璧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而更重要的是,當乾隆看到她的時候,就被她的美貌所驚訝,早已將其他所有事情都拋之腦後。
但是進宮前,沉璧肯定是要被嬤嬤檢驗身子的。那她又是怎樣順利逃過這重重檢驗的呢?原來,她抹了「換皮」的藥,又許給嬤嬤重金,隱瞞了自己的真是年齡,所以才逃過了這麼多的檢驗。瞞過了皇帝。沉璧早已成家生子,而她必須要隱瞞自己的過往才能夠順利進宮成為皇帝的妃子,所以她做了非常多的事情,最後讓自己順利入宮成為了皇帝的妃子。
不過,沉璧心中早已沒有了愛,更不存在對皇帝是否有感情,她滿身攜帶著的只有仇恨。她入宮的目的不是服侍皇帝,而是報仇,她的敵人有皇帝、傅恒以及魏瓔珞。其實她是把對自己兄長的恨轉移到了宮中這些人的身上。
在宮中的時候,她其實是受到了皇帝、傅恒以及魏瓔珞的善意和珍視。只是她自己被仇恨蒙蔽了雙眼,所以把好的東西都忽略掉了。沉璧是個可恨之人,卻也是個可憐之人。可惜她早已瘋魔,她不僅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也失去了自己的一生。